日期:2025-06-26 11:20:17
村口那棵老桑树,年年吐绿,叶子宽大厚实,油亮亮的。老辈人说,谁家孩子看东西模糊,就采些嫩桑叶,配上几粒红枸杞,煮水当茶喝。
说来也奇,喝上一阵子,那看东西影影绰绰的,竟能慢慢清晰起来。读书的孩子不费劲了,穿针引线的老人也不犯愁了。
这叶子,就是桑叶。在中医里,它还有个雅号,叫“神仙叶”。与它常相伴的枸杞子,更是被称为“明目子”。这两样合在一起,就是眼睛的“添油匠”。
视物昏花,日渐模糊,西医唤作视神经萎缩,中医名为“青盲”。
何为青盲?
展开剩余88%《诸病源候论》云:“青盲者,眼本无异,瞳子黑白分明,直不见物耳。” 就是说,眼睛外观无异常,瞳仁黑白分明,偏偏看不清东西。
这病根在何处?
《审视瑶函》讲得透彻:“夫目之有血,为养目之源……血少则目涩,血枯则目陷。” 眼睛要明视万物,全赖肝血肾精上承滋养。
青盲之由,多在肝肾亏虚,精血不能上荣于目。
肝开窍于目,肝藏血,血足则目明。肾藏精,精生髓,髓海充则目视精明。
人到中年,或劳倦过度,或久病耗伤,肝肾精血渐亏,如同灯油将尽,灯火自然昏黄不明。
《素问》说:“肝受血而能视。” 肝血不足,目失所养,初时或觉视物疲劳,稍久则眼前如有薄雾遮挡,视野日渐狭窄,终至视物昏蒙,甚至失明。
精血亏虚,脉道失充,目系(视神经)失养,日久则萎废不用,这就是视神经萎缩的根本。
叶天士在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中记有一案:
“一妇人,年近五旬,视物不明两载有余。初觉眼前蝇飞蚊舞,继则如隔轻纱,读书针黹皆废。诊其脉,弦细而沉。察其舌,质淡苔薄。”
叶氏断曰:“此肝肾阴亏,精血不能上承于目也。”
遂处方:驻景丸加减。
楮实子三钱,枸杞子四钱,五味子二钱,熟地黄五钱,肉苁蓉三钱,菟丝子四钱,茺蔚子三钱,再加桑叶三钱引经入目。
服二十剂,眼前蝇影渐消。守方调治半载,视物较前清晰,已能料理家务。
叶氏于案后批注:“青盲之证,虚者十居八九。精血者,目之灯油也。油枯则灯暗,精血竭则目盲。治当大补肝肾,填精益髓,精血充盈,目窍自得光明。”
此案精妙何在?
妇人年近五旬,天癸将竭,肝肾精血本亏。脉弦细沉,舌淡苔薄,皆是精血不足之象,驻景丸专为目暗不明而设。
方中楮实子、枸杞子、菟丝子、五味子、肉苁蓉、熟地黄,一派滋补肝肾、填精养血之品。茺蔚子活血利水,使补而不滞。桑叶轻清,引药上行入目,兼有清肝明目的效用。
再看《张氏医通》中一案:
“一士子,苦读经年,忽觉目力锐减,视物昏渺,神疲乏力。脉虚无力,舌淡边有齿痕。”
张璐诊之:“此非独肝肾亏,乃劳伤心脾,气血两虚,清气不升,浊阴上泛,蒙蔽清窍也。”
处益气聪明汤加味:
黄芪五钱,党参四钱,葛根三钱,蔓荆子二钱,白芍三钱,黄柏(酒炒)一钱,升麻一钱,炙甘草一钱,加当归三钱,桑叶三钱。
服半月,精神渐振,目力稍复。续服两月,视物基本如常。
张氏论曰:“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。劳倦伤脾,中气不足,清阳不升,则头目失养而昏花。
益气聪明汤,升清阳,降浊阴,气血得充,目自清明。加当归养血,桑叶明目,其效益彰。”
此案启示在于:青盲非独责肝肾,脾胃虚弱,气血生化无源,清阳不升,同样可致目失所养。治当补中益气,升发清阳。
桑叶这味药,看似平常,实为明目要药。
《本草纲目》言其:“治劳热咳嗽,明目长发。” 其性味甘苦寒,入肝、肺经。
既能疏散风热,清肝火(对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有效),又能凉血益阴(对阴虚血热之眼干涩、视物模糊有益)。
更妙在它质地轻扬,能引诸药上行头目。
枸杞子更是滋补肝肾、益精明目的圣品。《药性论》称其:“补益精诸不足,明目,安神。”
其性平味甘,富含滋养之质,是填补肝肾精血、濡养目系的良药。
然单用桑叶、枸杞,力量尚显单薄。如灯油不足,需添多种油脂;精血大亏,亦需多方并补。
如何配伍?看证候:
肝肾阴虚,精亏明显的,配熟地黄、山茱萸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。
气血两虚,兼有脾弱的,配黄芪、党参、当归、白芍。
肝郁气滞的,配柴胡、香附、菊花。
虚火上炎的,配菊花、决明子、生地。
说了这许多,现奉上一个简便的食疗方,适合肝肾不足、精血亏虚型的视物昏花者日常调养。
桑杞猪肝汤。
食疗方:
桑叶(干)10克、枸杞子20克、新鲜猪肝100克(切片)、胡萝卜半根(切块)、生姜
3片、精盐少许
丨注意:此食疗方为养生保健之用,可公开分享。然病有千般,体有差异,具体诊断与治疗,务必寻求专业医师辨证施治!
做法:
猪肝切片,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去血水,中间换水1-2次。捞出沥干,可稍用料酒、淀粉抓匀。桑叶浸泡洗净,枸杞子洗净。
锅中加适量清水,放入生姜片、胡萝卜块、桑叶,大火烧开,转小火煮约20分钟,煮出桑叶和胡萝卜的香味。
放入枸杞子和处理好的猪肝片,待汤再次烧开,猪肝变色熟透,撇去浮沫。加少许精盐调味,即可关火。
吃猪肝、胡萝卜,喝汤。
为啥用猪肝?
猪肝性温味甘苦,入肝经,是补肝养血的佳品。《千金要方》即有动物肝脏明目的记载。现代营养学亦知其富含维生素A,对维持视觉功能至关重要。
配以桑叶清肝明目,枸杞滋肾益精,胡萝卜富含β-胡萝卜素,生姜温中和胃。全方共奏补肝血、滋肾精、明眼目之功。
若阴虚内热明显,口干咽燥,手足心热的,加麦冬10克同煮。
若脾胃虚寒,食少便溏,可去桑叶或减量,稍多加生姜,或加山药20克同煮。
谨记,食疗仅为辅助调养,绝不能替代正规治疗。
除了食疗,生活调摄也很重要。
惜目养神
《银海精微》云:“目者,五脏六腑之精华。” 避免久视伤血,尤其不要在昏暗光线下用眼。
每隔45分钟,闭目养神或远眺5-10分钟。保证充足睡眠,使肝胆得养。
畅达情志
肝主疏泄,情志抑郁易致肝气郁结,影响气血上荣于目。
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暴怒忧思。可习练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舒缓运动,有助于疏肝理气。
饮食有节
忌食辛辣刺激、肥甘厚味,以免助火生痰,阻碍气机。戒烟限酒。
适量食用深绿色蔬菜(如菠菜、西兰花)、坚果(如核桃、黑芝麻)等富含维生素A、叶黄素、玉米黄质及抗氧化物质的食物。
最后:
桑叶与枸杞,一树一藤,一清一补,相伴而生,恰如天地为呵护人目而设的妙配。
桑叶生于枝头,沐浴阳光雨露,得春生夏长之气,其质轻清,能引清阳上达;枸杞根植厚土,果实殷红,聚地之精华,其性厚重,善补精血之亏。
万物生长,皆有至理。桑叶枸杞能明目添光,非是偶然,实乃禀赋自然之性,契合人身之需。
《黄帝内经》有云:“目者,宗脉之所聚也,上液之道也。” 又言:“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。” 眼目之明,系于五脏和谐,气血充盈。
青盲之治,贵在寻根——滋养肝肾,填补精血,升发清阳,调和气血。如同为将熄之灯盏,添入上好的灯油,拨亮灯芯。
桑杞虽微,其功不菲。它们提醒我们,生命的光明,源于内在精血的充盈与流转的和谐。
心静则血宁,气和则精生,肝柔则目明。
这不仅是一草一木的馈赠,更是顺应天时、颐养身心的古老智慧。
精血足,脉络通,目自明。
发布于:北京市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